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在有福之州 “渔”见未来

2023-06-04 07:54:40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蓝瑜萍 冯雪珠 吴桦真

海洋碳汇怎样发展?“海上粮仓”如何打造?海洋科技怎么推广? 

在有福之州 “渔见未来

一场场高峰论坛、一个个科技成果、一次次洽谈交易……今年渔博会上,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云集,一端联系着海洋经济,一端联系着科技创新,“双碳”、经济、科技这三个重大命题在此交集,“渔”见未来。

关键词:碳汇蓝海

蓝色生态产品的有价实践

在本届海洋(渔业)碳汇高峰论坛上,国内海洋碳汇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蓝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探索实践,海洋(渔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作用,从多个角度为推动中国“碳汇渔业”发展建言献策。

“海洋负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讲席教授焦念志认为,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协同攻关、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究海洋负排放实现机制,为全球海洋负排放提供智慧方案。

强化海洋碳汇是增汇的关键途径。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孙占学表示,相较于林业碳汇等自然碳汇,“蓝碳”开发前景更广阔,不过相关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他建议,要加快构建海洋碳汇增汇的制度保障体系,通过构建海洋碳汇经济开发区,建立一批低碳岛、低碳港和沿海低碳产业(示范)区,实现减排增汇两手抓。

如何让海洋成为更优质的碳库?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副处长王宇星认为,摸清全国碳库底数是关键一步。目前,聚焦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全国已完成近30个碳储量的调查评估试点,进一步掌握全国生态系统分布状况。同时,要加快推动海岸保护,探索贝藻类等固碳增汇形式,发挥渔业碳汇低成本的优势。“要加强中央与地方统筹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地方也要积极探索一些具体实践,比如福州对‘蓝碳’的探索,这样就能相辅相成。”王宇星说。

碳交易市场是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人虎关注的重点。自2005年开始探索碳市场,福建是他涉足的第一站。唐人虎说,“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市场机制的推动,建议从生产、产品、消费端等方面着手,把“蓝色碳汇”等打造成“高消费”市场。

关键词:挺进深蓝

深远海养殖打造“未来粮仓”

“我国未来水产养殖的新空间必然在深远海。”在3日举办的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开门见山指出渔业发展新方向。

联合国粮农组织2022年发布的报告称,2020年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量达2.14亿吨,为历史最高水平,表明水产食品对粮食安全和营养的贡献前所未有。如何保证水产品可持续生产、拓展新的水产养殖空间成为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

“内陆和近海的水、土地资源不仅没有增量,而且由于环保要求需要压缩。”麦康森说,要想真正走向深远海,还有很多技术问题和产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深远海养殖装备技术问题。

本届渔博会上,首次参展的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展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全球首座全潜式大型深海养殖网箱模型。

“‘深蓝一号’于2018年5月交付并投放黄海海域,具备鱼苗投放、饲料投喂、死鱼处理、养殖监控、空气补给等功能。”现场工作人员说,该装备解决了坐底式养殖装备关键技术难题,开了世界温暖海域养殖三文鱼的先河。

“中国深远海养殖装备经历了浮体式、坐底式、潜降式、游弋式四个阶段,是不断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鲁民通过对东海大黄鱼深远海养殖产业化发展的长期观察发现,铜合金应用为设施安全和鱼类健康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不仅有效实现网体防污,还能保持围栏养殖区良好的水体交换。

同样关注深远海养殖经济可行性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认为,深远海养殖技术与装备日臻成熟,种质创新已经成为焦点,“在影响深远海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中,种苗因素占30%~40%。挖掘种质资源,创制优良品种,将对深远海养殖起到支撑作用。”

关键词:科技兴海

一朵朵浪花也能发电

你知道吗?海上最常见的滚滚浪花,其实也蕴含无穷能量。

本届渔博会上,十所全国重点海洋高校带来百余件科研创新成果亮相全国重点海洋高校科研成果推介大会,让现场充满科技之光。

轻轻摇晃手臂长的“大摆锤”,安装在摆锤顶部的感应灯倏然亮起。这座由上海海事大学带来的新型波浪发电系统及其应用项目设备,让人眼前一亮。

“波浪起伏过程中,会产生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和水压变化,通过这个设备,我们可以捕获并转化其中的能量。”该项目小组的博士生王恒宇介绍,以海洋浮标为例,远海浮标的供电大多来自蓄电池,供电时间短、供电补给时间长、补给困难和成本较高。而在新能源中,常见的太阳能受制于天气,风能对于海面高度较低的浮标而言作用也十分有限。而通过新型波浪发电系统,远离陆地的浮标无需额外的维护,便可在海面实现无障碍供电。

“目前,我们正进一步研究更大功率新型波浪发电系统的开发应用。”王恒宇说,波浪能是海洋中不竭的能量,将为海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带来更多可能。

更多接地气的研发成果也带来海上养殖的新繁荣。

从近海向深远海,从夏季到冬季,在浙江舟山,随着浙江海洋大学岱衢族大黄鱼野化与野生资源重建项目的推进,当地大黄鱼养殖迎来新突破。

“相较于福建,浙江纬度更高、气温更低,以近海为主的养殖环境不利于大黄鱼越冬,大黄鱼的生长周期有限,无法突破1斤的重量,品质也受到影响。”浙江海洋大学副教授祝捍皓告诉记者,针对这一养殖困境,学校正从硬件和软件方面着手,不仅研发推广了更加低成本的高分子围栏和水下声呐技术,助力养殖户向深海进军,还开发了大黄鱼野生资源重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助力科学养殖。

据了解,此次推介的科研创新成果涉及海洋材料应用、电磁探测、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海洋资源开发与养殖、生物医疗、微生物生态等前沿科技领域,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记者 蓝瑜萍 冯雪珠 吴桦真)

【责任编辑:李琳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