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女孩回榕报恩 为40名白血病患儿发红包鼓劲

2019-02-18 11:01:04  来源:福州新闻网

18岁女孩回榕报恩 为40名白血病患儿发红包鼓劲

小玲用自己的工资给患儿发红包,给他们鼓劲。

  福州新闻网2月17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陈丹)5年前,她得了白血病,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治疗3年,无钱医治时,爱心人士帮她筹了9万元救命钱;5年后,痊愈两年的她,带着一个月的工资,给病房里40名小患者发红包。日前,河南女孩小玲从莆田来榕,以这样独特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

  得病无钱医治

  幸有爱心相助

  12日上午,协和医院小儿血液科来了一名长发女孩,她话不多,不过时时笑容满面。副主任医师郑浩一眼就认出了她。女孩叫小玲(化名),今年18岁,曾是这个科室的老病号。然而,就是在这个小儿血液科,她获得了新生。

  原来,小玲来自河南,从小跟随父母来到福建生活。5年前,她发了一场高烧,随即被查出患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当时有人劝她的父母,“白血病就是无底洞,你们还是放弃治疗吧”。她父母坚持要救女儿的命,掏空了积蓄,又向亲友借了20多万元,把孩子带到协和医院治疗。

  但是,这些救命钱很快只剩一两万元了。万般无奈,小玲的父母一度也想过放弃。就在这时,小儿血液科副主任医师郑浩伸出了援手。他不仅自掏腰包,还发起募捐活动,不到一天就凑到了3万多元。后来,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小玲又获得5万多元善款,其中包括一名患儿家属送来的1万多元。靠着这些爱心款,小玲慢慢康复了。

  此次见到健康的小玲,郑浩非常开心,“当年她不爱说话,也没有笑容,大家一度以为她自闭。”

  分发红包鼓劲

  也表感恩之情

  此次陪伴小玲来医院谢恩的,还有她的父母。他们对小儿血液科的医生逐一致谢。

  小玲还带来了特别的礼物——一大叠红包,每个红包里都有一张崭新的50元纸币。她走进一个个病房,给40名白血病患儿送出红包,为他们鼓劲。

  “我想帮助更多这样的病人。”小玲说。实际上,这些钱来之不易,是她一个月的工资。她出院后,不顾父母反对,在超市做收银员,每月虽然只赚2000元,但她还是拿出1000元供姐姐读大学。

  家中现在虽有负债,妈妈看到小玲发红包的举动,还是非常欣慰:“女儿长大了,懂得感恩了!我们还年轻,那些债一定能还掉!”

  据了解,近20年,协和医院治愈了许多白血病患儿,他们跟其他健康人一样,上学、工作、结婚、生子,还经常回来看望医务人员。科室李健主任说,“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最大的成就就是使患者康复。他们记得回来看看,我们也非常高兴!”

【责任编辑:陈颖】

暖心!福州第100例捐献者戒烟戒酒,只为救他人一命

暖心!福州第100例捐献者戒烟戒酒,只为救他人一命

完成捐献后,严旭东成为福州市第100例、福建省第358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详细】

李辉代:平凡老民警 不凡为民情

李辉代:平凡老民警 不凡为民情

57岁的福州市公安局鳌峰派出所民警李辉代,在完成手腕手术接受多日治疗后,今日终于迎来出院的好消息。【详细】

段化朋:“献血达人”带动亲友献血

段化朋:“献血达人”带动亲友献血

从部队后勤工作人员到省自然资源厅后勤工作人员,20多年来,段化朋用热血让生命更有意义,并带动亲朋好友献血。【详细】

“迎中秋”两岸邻里文化周开幕

“迎中秋”两岸邻里文化周开幕

5日,在台青柯承妘精彩的笛子独奏中,“迎中秋”两岸邻里文化周在位于晋安区的两岸社区交流中心拉开序幕。【详细】

“南公书场”再开锣 非遗评话说党史

“南公书场”再开锣 非遗评话说党史

近日,南公书场内再次响起了锣声,台江区委党校客座讲师吴嘉秀充满“虾油味”的非遗评话,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详细】

浓情七夕!晋安这场活动热闹精彩!

浓情七夕!晋安这场活动热闹精彩!

晋安区举办“强国复兴有我 浓情七夕·邻里有爱”2022年晋安区“我们的节日·七夕”鼓山专场活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