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州统一战线 >> 正文

福州台湾会馆的旧影新颜

2020-11-10 09:54:22  来源:福州统战  【字号

  在素有“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之称的福州三坊七巷内,有一座特殊的老建筑。推开厚重的木质门,绕过铜雕插屏门后,一座古朴的石桥首先映入眼帘,这是象征着“两岸一家亲”的“连心桥”,石桥另一头的中堂内悬挂着下榻会馆、以文会友、挑灯夜读、赴考应试四幅动态画卷……

福州台湾会馆的旧影新颜

  这座宅邸是刚刚复建的福州台湾会馆,原址位于福州贡院附近,当时是清末台湾士子参加福建乡试、进京会试时的栖息之所,它见证了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历史渊源。

  史海钩沉 寻根两郡试馆

  复建后的福州台湾会馆,总面积1611平方米的宅院分为历史主题展区、当代专题展区、交流活动区、配套功能区等四个区域,横跨黄巷51号和麒麟弄3号院落,可以透过各方捐赠的史料文物,也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回溯闽台科举制度的渊源、榕台民众交流交往的历史,了解两岸关系尤其是闽台关系发展的情况,完成一场从古至今的时空穿越。

  “台南许南英曾三次参加乡试,1882年乡试时写下《鼓山纪游》全文800字,对鼓山情有独钟。1885年,他第三次来到福州时,对当地风土人情已十分熟悉,连卖藕小娃也倍感亲切。”静静地站在福州台湾会馆的历史主题展区内,品读着史料上对于曾祖父的记载,来自重庆的许沛女士百感交集。

福州台湾会馆的旧影新颜

  福州台湾会馆分别有台北郡试馆、台南郡试馆,因此又称两郡试馆。光绪九年(1883年),由福建台湾兵备道兼提督学政刘璈提议所建,原址在今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原贡院附近。光绪十年(1884年)建成,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科乡试投入使用,共有3幢楼房可住300余人。

  据史料记载,清朝科举制度在台实行的200多年间,台湾共考取了文进士33名、文举人306名,分别排在清代福建14个府(州、卫)的第7、第8位,考取武进士10人以上、武举人297人,留下父子、翁婿、舅甥进士和师生同榜、一门六举人等佳话。

  历经时代变迁,两郡试馆原址已不存在。2015年底,时任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作出批示:“福州台湾会馆见证了闽台之间的密切关系,恢复福州台湾会馆意义相当重大。”2016年4月7日,汪毅夫来榕考察会馆复建工作,并先后为会馆复建捐赠清代地图等文献史料200余份。

  2018年,福州市决定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择址重建福州台湾会馆。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2019年7月,福州市台联组织“福州市传统文化交流访问团”赴台交流考察,走访岛内书院、社会团体,围绕两岸文脉渊源、中华文化、闽都文化在台传播影响和加强榕台联系合作、共同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等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得知福州台湾会馆复建,许多台湾民间人士捐献出了珍贵的文物史料,它们既反映了闽台科考渊源,又展示了榕台交往的现况,让复建后的福州台湾会馆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了时代使命感。

  古为今用 老宅迎来新气象

  在会馆征集的2000多册(份)文物史料中,最有历史厚重感的展品是清代的《雍正末年福建台湾沿海舆图》,它由台湾人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创会会长、雾峰林家后人林光辉先生专程从台湾来榕捐赠。

  “清政府先后于1684年和1885年在台湾设立府、省管辖机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祖国统一,这幅《雍正末年福建台湾沿海舆图》再次证明了两岸本就一家的事实。”前来观展的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监事叶蔚南如是说。

  叶蔚南的父亲叶荣钟曾是台湾日据时期的抗日志士。他告诉记者,清朝科举制度施行后,以儒学伦理道德为标志的中华文化在台湾得到广泛传播,并深入台湾社会各阶层。因此,抗日时期岛内涌现出了雾峰林家等一批爱国爱家的抗日家族。为此,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还捐赠了许多这段时期的史册资料。“今年是台湾光复75周年,我们希望借助福州台湾会馆的平台,让更多民众、游客了解台湾同胞可歌可泣的民族气节和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怀,‘台独’图谋不得人心,也注定失败。”

  一座老建筑的活化,最为重要的是古为今用。在当代专题展区内,一份由在榕台商蔡正堂先生供图的台湾《自立晚报》首开先例刊登的福州专刊版面图最具时代感。今年疫情期间,为了找到该报纸并确保图片质量,返台的蔡先生多次到台北相关图书馆查询、拍照。此外,原福州市台办副主任郑宗乾先生主动捐赠了珍藏多年的300余份珍贵文献史料。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珍贵文物史料再现了一幅幅鲜活的两岸交流图景,“诉说”着一件件台湾同胞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温情故事,让观展者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两岸割不断的浓浓亲情。

  在福州台湾会馆的交流活动区,福州阳光学院台籍教师马彦彬看到了更多面向未来的元素。“这里设置了会客室、座谈室,未来可以作为两岸同胞沟通交流的场所,成为两岸民众融合发展的纽带。”他期待,未来大家可以借助福州台湾会馆的交流平台,一起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出更多不错的“金点子”,共同助力两岸融合发展。

  马彦彬的期许,正是福州台湾会馆复建的一大初衷。福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林鸿榕表示,今后福州台湾会馆将免费向民众开放,并发挥收藏、联谊联络、合作互动、学习交流和学术研究等多种功能,为两岸开展文化、教育、经济、青少年、人才、民间基层等多个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平台,相信这里今后将成为两岸同胞拉近心灵距离的新家园。

福州台湾会馆的旧影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