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洋“厝边”再回鼓岭 >> “Kuliang”故事

“他的部分骨灰撒在了闽江”

2023-06-28 17:11:38来源:福州新闻网

“他的部分骨灰撒在了闽江”

  1948年,穆蔼仁一家在福建协和大学专家楼前合影

“他的部分骨灰撒在了闽江”

  穆言灵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穆家三代和福州鼓岭有着一段不解之缘。1940年左右,穆言灵的公公穆霭仁远涉重洋来到当时设在南平洋口的福州英华学校教书。二战时,他作为美国空军飞虎队中尉,重返福建支援中国抗战。抗战胜利后,穆霭仁回到美国完成学业并结婚,1947年他带着妻子一起来到福州,夫妻俩在福建协和大学任教。不久之后,儿子穆彼得在福州出生,他们还在鼓岭买了一套房子。穆彼得3个月大的时候,被带到鼓岭过夏天,住进宜夏村柱岗顶加德纳故居。后来,穆霭仁携妻儿回美国,但是对福州念念不忘。

  儿媳穆言灵是一名“中国通”,从小就热爱中国文化。“感觉自己前世是一名中国人,小时候经常去唐人街玩,大学时还修了一年的中文课程。”穆言灵说,在哈佛大学她遇到了穆彼得,并于1974年结为夫妻,1988年,她和穆彼得及两个女儿回到中国,先后在南京、北京、重庆和上海等地工作生活。穆言灵的两个女儿自幼便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分别取名叫“爱中”和“爱华”(寓意“爱中华)。

  2004年,耄耋之年的穆霭仁回到福建,志愿在武夷学院任教一年。2005年,穆霭仁在美国逝世。“人生的最后一刻,他在看中国朋友给他寄的圣诞卡片,然后慢慢闭上了眼睛,安详地走了。”穆言灵提到,穆霭仁对福州的爱很深,在世的时候多次提到要把自己一部分骨灰撒入闽江。穆言灵夫妇选择在穆霭仁过世十周年的时候,将其一半骨灰带回福州,完成了他的遗愿。穆言灵也第一次登上了公婆曾经生活过的鼓岭,并为这里的故事所感动,下定决心挖掘鼓岭的历史文化和故事。

  近几年,穆言灵致力于鼓岭文化研究与资料搜集,寻访了许多曾经生活在鼓岭的外国人的后人,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不断还原当年历史,还协助当地旅游局撰写了很多介绍鼓岭的英文资料,把鼓岭作为中美文化交流的平台。

  (文字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