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闽江河口湿地踏上申遗路 >> 地球之肾 >> 只因青绿

只因青绿

2022-12-01 17:10:57来源:福州新闻网

只因青绿

闽江河口湿地水鸟翩跹。 陈瑞霖 摄

只因青绿

闽江河口湿地。记者 林双伟 摄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物种基因库”。福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沿海滩涂宽广,港湾众多,全省湿地面积超过18万公顷。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独流入海水系。江流奔腾,从武夷山脉磅礴而出,一路裹挟着泥沙,经过500多公里跋涉和沉淀,在闽江河口与大海交汇处,形成了福建最优良、面积最大的原生态河口三角洲湿地——闽江河口湿地。它地处福州市长乐区东北部闽江入海口,衔接台湾海峡,地跨3个乡镇、13个行政村,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00公顷。

  在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这片湿地成为各种候鸟、大型海洋动物和周边渔业—农业传统社区赖以生存的根基。在全球9条候鸟迁徙路线中,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拥有的候鸟种类和数量最多,闽江河口湿地就在这条迁徙路线上,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

只因青绿

闽江河口湿地候鸟翩飞(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供图)

  闽江河口湿地何以受到候鸟青睐?

  它是东洋界华南雨林生物地理省和古北界华中亚热带森林生物地理省在亚洲大陆海岸线上的交汇点;其近海区域是暖温带西北太平洋区和中国南海区的交汇海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由闽江串起的海、陆生态过程,造就了一系列独特的湿地和近海类型栖息地,使其成为一些全球最为濒危物种的关键庇护所。

  这里既是全球濒危物种黑脸琵鹭、全球极危物种勺嘴鹬等候鸟越冬区的北缘,又是全球极危物种中华凤头燕鸥繁殖区和以鸿雁、小天鹅为代表的雁、天鹅类候鸟越冬区的南缘,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王国”。

  其附近海域也是全球海洋物种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闽江河口记录有鱼类111种,明显多于比其更靠北或更靠南的沿海自然保护地。由闽江携带入海的大量营养物质滋养出的丰富鱼类和底栖动物资源,吸引了数量众多的候鸟聚集,也使这一海域成为近海活动的中华白海豚和印太江豚、进行长距离洄游的伪虎鲸等3种海洋哺乳动物的栖息地。

  绵长的海岸线上,闽江河口就像一颗生态明珠,既可供世人窥见中国东部沿海自然与人文历史演进过程,也可探索人与海、陆生态系统如何共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字来源:福州日报、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