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有“遗”不见不散 >> 闽都文化根与魂 >> 四大文化名片 >> 船政文化 >> 闽都文化讲述人说

船政专家陈悦:“还原”上百艘近代舰船

2020-12-24 10:36:46

船政专家陈悦:“还原”上百艘近代舰船

  陈悦在翻阅船政文化相关书籍。

  福州晚报记者 马丽清 通讯员 王晓霞 吴丹红/文 记者 林双伟/摄

  近日,一场“老友会”在马尾造船厂旧址举行,老船工们相聚一堂,回忆马尾造船厂的那些事。这场“老友会”的召集人是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从业余爱好者到船政专家,42岁的陈悦和船政结缘了20多年。

  从网站站长到船政专家

  陈悦和船政结缘出于偶然。上世纪90年代末,陈悦在大学攻读法律。一次,他上网搜索北洋水师的资料,结果让他吃惊。那时网上资料有限,在一些论坛里,还有网友抹黑北洋水师。于是他萌生创建“北洋水师”网站澄清不实言论的想法。

  “当时谈不上研究,只是四处找资料,再逐字敲上网。”陈悦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网站吸引了数千名中外历史爱好者,不断有粉丝留言催陈悦更新文章。

  网站创建不久,陈悦通过在英国留学的朋友得到了一本《蒸汽时代的中国海军》,作者是一名英国牙医。书中不少信息和中国近代舰船的照片,在当时的国内出版物上未出现过。

  “外国人都能研究这么透,我们更不能落后!”陈悦说。此后,他走上一条研究中国近代海军史和船政史的道路,10多年来,完成了《船政史》《甲午海战》等20多部专著。

  “还原”上百艘近代舰船

  对于中国近代海军史和船政史的研究,陈悦从近代舰船装备开始。

  “把舰船研究透彻,能更好地去解读历史事件。比如,从技术层面去分析海战成败的原因,进而到战术、军事制度、人物等方面的研究。”他说。

  将舰船研究透,不能仅停留在长宽尺度等表面上,要详细了解其内部构造、武器装备及其作用。陈悦把分散在众多文献资料、著作中的有关记录拼凑起来,再进行考证。目前,他已“还原”上百艘中国近代舰船。

  2003年,陈悦受邀到山东威海参加北洋水师的主力舰——“定远”舰的复制工作,通过网站结识了一名波兰高中教师,对方提供的“定远”舰原型——德国“萨克森”级铁甲舰的设计图纸,为复制工作提供可靠参考。后来在对方的引荐下,陈悦结识了一名美国的舰船史学者。参考这位美国学者的研究成果,陈悦不断进行修正,使得100多年前船政建造的舰船逐渐面目清晰。

  去年,由他主编的《船政舰船图鉴》在马尾首发,这本书收录了清末至民国时期船政所造的48艘舰船和13艘船政所拥有过的外购、调拨舰船。

  让船政文化“活”起来

  去年底,马尾造船厂片区保护建设工程(一期)启动,陈悦全程参与这个项目。

  让船政文化“活”起来,是陈悦一贯坚持的理念。根据他的建议,在铁胁厂、绘事院等建筑内,加入了很多场景化的展览形式。

  眼下,陈悦正忙着走访马尾造船厂的老船工,整理每一栋船政建筑背后的故事,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李琳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