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即时信息
应届生找工作难难在心态 专家一一针对心理支招
2013-02-25 22:51:53  作者:韩飒,罗谦,叶诚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年后招聘季,面对美欧金融风暴影响下的经济形势不明朗,应届毕业生在这最后一搏中心态普遍不好。“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打酱油”、“不知做什么好”、“社会上没啥好工作”等成了应届毕业生的口头禅。对此,福建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专家肖子阳为应届毕业生支招。

  经济形势不好 人员招收紧缩

  “今年经济形势不好,好多单位都不来招人了。”福建农林大学法律专业大四的小曹说。当问及如何得知今年用人单位减少时,他说虽然学校没有给出统计数据,但因为经济形势不好,这是理所当然的。

  专家支招:

  从整个社会来说,人才永远不过剩。我国各产业的发展水平普遍不及发达国家,其中人才是很关键的因素,用人单位对优质人才争夺战是很愿意投入的。只不过学校界定的人才与社会工作所需要的人才不一致,学校也正在改进中。

  一些好的高校对专场招聘会有数量和质量控制,事实上主动联系学校的单位并没有减少。反之,优质单位越来越注重与学校合作,如福州大学有企业冠名的八方物流学院、紫金矿业学院、新大陆物联网学院等,这就是例证。

  即便是受美欧2008年金融风暴和货币政策影响较大的外贸加工业,他们招收的人力资源、财务等人员相对减少,但外贸员岗位反而增加了。越不好做越需要更多人来做,与过去传统的外贸产业相比,现在外贸业更注重跑展会、发展外贸电子商务,总的人员需求并没有减少。

  普遍嫌工资太低 投简历无诚意

  “都是3000元左右的工作,要租房、吃饭,还怎么活?”华侨大学法律专业的小闵跑了几场招聘会后忿忿地说。无论是专科生、本科生,还是硕博研究生,应届毕业生普遍感觉薪资不高,远远低于预期。对于参加招聘会,也就变成一种消极的努力。

  专家支招:

  老板对于人才的要求首先是态度和能力,在同等态度和能力下,当然学校、学历的光环效应就凸显出来。如果连投简历都是应付,又凭什么期待一份高薪的好工作呢?

  投简历一定要带着诚意有备而来,先上对方官网看一下单位发展史、规模、特色、理念、岗位需求等信息,然后在简历上与自己的经历、能力进行匹配,把用人单位所需的能力、素质写在最醒目的位置上。最好在封面或页眉上明确打出“应聘某某单位某某岗位”,让人感受你的重视程度。

  投简历也不是交一张纸了事,而应多与招聘方交流。比如招聘会上午8点半开始,若求职者此前先了解了看中的公司,可以10点多到场,看到没有排长队,就抓住机会与招聘方聊一聊。

  此外,求职者还可从形象气质上向看中的单位靠拢,遇到轻松活泼的单位,就可穿得休闲一些,遇到一些职业感比较强的,就穿一套相近的衣服。

  不愿去基层工作 女生多要稳定

  小林是莆田某大学新闻学毕业生,她周围的众多女同学在择业时,都倾向于找文秘类、助理类等相对轻松的工作,“我们女生嘛,最好是稳定,工作不要太辛苦。”小林说,班上不少同学都做好了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的准备。

  厦门大学中文专业研究生小黄一心想找一份高校事业编制行政工作,她说:“家里人都认为女研究生毕业后年纪都一把了,工作稳定体面最好了,再去折腾就傻了。”

【责任编辑:熊志敏】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