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即时信息
近期五种诈骗案件高发 警方提醒市民要注意防范
2013-10-29 23:25:01  作者:程仁山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记者29日从省公安厅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年初以来,我省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虚假信息诈骗犯罪专项行动,取得不小成效。但是,由于针对我省居民实施虚假信息诈骗的犯罪团伙多在境外、省外分散活动,发案率继续递增,今年1~9月,虚假信息诈骗案件同比增加29.3%。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特地公布近期高发的5种诈骗案件,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谨防被骗。

  骗术一:电子密码器升级诈骗

  典型案例

  10月21日上午,福州居民许华(化名,男)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提示电子银行密码器过期,需登录网站进行升级。许华以为是银行发的短信,就登录短信中提供的网站,后根据网站内的升级提示进行操作,并输入银行账号及密码、密码器密码。所有操作完成后,网站页面显示升级不成功,于是许华就退出该网站。没过多久,许华的手机又收到一条转账2.5万元的信息,他这才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

  电子密码器是继U盾、口令卡之后新一代的认证工具,无需安装任何程序即可在电子银行等多渠道使用。电子密码器一般是满5年自动失效的,客户只需去银行更换新的密码器,并不存在登录网站更新升级这一方法。银行发布任何通知仅通过客服号码,如果收到其他号码发来的短信,肯定是诈骗短信。电子密码器生成的数字可用于办理资金转出交易,市民应妥善保管,不要向他人提供该数字,以免发生资金损失。

  骗术二:虚构农机补贴诈骗

  典型案例

  10月23日下午,南平居民赵刚(化名,男)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财政局的工作人员,并通知说购买汽油打谷机可以享受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对方叫赵刚到银行ATM柜员机上操作办理补贴。赵刚信以为真,便到当地一农村信用社ATM柜员机上按照对方的提示进行操作,后发现卡上的3000余元被转走,才知道被骗了。

  警方提示

  犯罪分子事先设法获取购买农机农民的详细信息,以农机厂家或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名义,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购机农户,以申请购机补贴时所留银行账号有误、账户余额过低、诚信度不够为由,要求农户到ATM机操作或向某账号汇款,以骗取钱财。农机部门发放补贴不会向农户收费,不会要求农户向特定账号汇钱。ATM柜员机有将插入银行卡内款转出去的功能,没有接收汇款功能,凡是要求持银行卡到ATM柜员机操作以接收退费、退款、补贴的,皆为诈骗。

  骗术三:邮包藏毒诈骗

  典型案例

  10月20日上午,厦门居民周小丽(化名,女)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为“快递通知,你的快递已到,没有具体地址没法发送,请来电联系:187594*****”。周小丽拨打该电话,对方说从云南寄给她的包裹内发现了毒品和违禁物品,详情要咨询厦门市缉毒大队,并提供了电话号码。之后,周小丽拨打该电话,一自称厦门市缉毒大队民警的人称确有发现毒品一事,让她配合调查,并要求她到银行ATM柜员机办理银联卡安全升级业务以保障资金安全。周小丽信以为真,便到厦门同安一ATM柜员机上按对方的提示进行操作。操作后发现银行卡内3000元被转走,才知道上当了。

【责任编辑:熊志敏】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