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即时信息
三捷河畔双杭古迹知多少 三通桥移位重建成旱桥
2013-10-29 07:36:24  作者:綦芬 陈建国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

  星安桥

  福州新闻网讯 上下杭三捷河沿岸将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河坊街,河畔众多古迹何去何从?其中有文保单位4处(省级张真君祖殿、市级三通桥和星安桥、区级陈文龙尚书庙),文物点3处(法师亭、观音庵和永德会馆),还有一些历史建筑和推荐的历史建筑。这些历史资源和特色将得到保护,大量的历史建筑将得到修缮。那么这些古迹有怎样的历史与故事?现状如何?记者探访了部分文保单位(文物点)发现,这些临河而建的古建筑,与三捷河这一古河道昔日繁忙的交通运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真君祖殿:

  河水“两头涨”奇观不再

  从下杭路拐入圣君弄,小弄尽头是东西向的星安桥巷,张真君祖殿就在巷弄交叉口。

  殿前横着东西向的三捷河,河两头通往三通桥和星安桥。祖殿坐南朝北,重檐叠宇,雕梁画栋,颇为壮观。入门依次是戏台、天井、大殿。祖殿保护较好,大殿进深七柱,有七副柱联。虽然殿内光线暗淡,仍能看到戏台顶部八卦图案的藻井金碧辉煌、装饰精美。

  张真君祖殿又称圣君殿,始建于南宋绍兴六年,扩建于明朝,重修于清初,历史上多次重修,祭祀永泰月洲人、助人为乐的张慈观,是明清时期商贸祭祀的庙宇,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台江区博物馆馆长王惠明介绍:“三捷河两头通闽江,以前涨潮时在张真君祖殿前形成河水‘两头涨’的汇潮景观,商家以为‘聚财’吉兆。双杭人把张真君视为‘商神’,张真君既为民间信仰,也成了旧时商界的保护神,很多商会活动都在殿里进行。该殿在台湾拥有众多信众和从这里分炉出去的宫庙。”

  文史专家林精华也撰文道:“明清直到解放前夕,福州及各地商贾抱着祈望‘财源不尽随潮来’的心态,视此地为‘福地’,视张真君为 ‘祖师爷’,云集在上下杭地区,组成实力雄厚的‘商帮’;并把福州商会和金融公会会址设在殿内,作为福州各商业同业公会交流行情、垄断物价的中心。张真君祖殿是近代福州商业发展的见证。”

  据悉,张真君祖殿前这种“两头涨”的独特的水文景观在福州绝无仅有。但自从2000年5月,中亭街改造后,新桥仔河河道变箱涵,这种汇潮景观便彻底消失了。

【责任编辑:陈颖】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