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即时信息
福州的士整治“一阵风”? 违规的哥“退出难”
2012-02-07 10:32:38  来源:东南网  【字号

  面对运管部门的严打,违规的哥不怕,因为被A公司开除,还能在B公司找到工作,违规成本低让他们肆无忌惮;福州的哥退出机制何日能落到实处

  本报讯  关注理由:从最初的遮遮掩掩,到如今的明目张胆,福州的士拒载现象愈演愈烈的背后,原因众多。高额“份子钱”加重了的哥的负担,多层管理让的哥缺乏监管……这些问题的确存在,但的哥自身的素质问题也不容忽视。

  拒载的哥之所以敢叫嚣“你投诉吧,谁怕”,与福州的士行业缺乏完善的退出机制密不可分。

  记者调查发现,面对运管部门的严打,不少拒载的哥可以屡屡重出江湖,A公司开除的“害群之马”,不久又在B公司找到了工作。“开除”这一貌似严厉的惩罚,对他们的影响微不足道,更难谈威慑。不少市民呼吁,有关部门一定要重拳打击“害群之马”,但由于各公司之间信息不互通,以及对于“违规的哥退出”监管的无力,导致“严打”常常成为“一阵风”,违规成本很低,拒载的哥日渐增多。

  福州的哥退出机制能否落到实处?何时才能做到“有章可循”?对的哥退出监管的无力状态何日能彻底改变?

  【记者调查】

  监管有限去年仅68名的哥入“黑名单”

  对于的哥拒载等违规行为,福州并非没有管理准则,没有处罚手段。

  记者从福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了解到,按照目前的规定,对拒载、强行拼客这两项违规行为,要处以罚款500元~1000元;第一次违章的,除行政处罚外,还进行从业资格证记分,扣6分,暂扣服务监督卡,参加两天停岗培训,经福州市运管处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第二次违章的,收回服务监督卡,列入驾驶员诚信“黑名单”。各企业依据行业自律公约,两年内不得聘用“黑名单”里的驾驶员;两年后,违规的哥须重新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从事营运。

  据统计,去年一年,福州市共有68名违规的哥加入了“黑名单”。去年只有这些人违规吗?显然不是。福州市公交出租车公司总经理刘友春直言,不少的哥虽然违规,但往往因缺乏证据等难以被认定,逃过了“黑名单”的处罚。对于这些的哥的惩处非常有限。

【责任编辑:刘必泳】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