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即时信息
罗城遗址发现引大家更多好奇 唐代福州城什么样
2012-02-17 10:39:28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我们带你穿越千年一窥当年的城门、马球场、闽王办公地……

  随着通湖路边唐代罗城遗址的发现,唐朝时福州城的轮廓大致出现。究竟那时的福州城是什么样的呢?昨日,福州考古队的队员们回顾了近年来在福州城区的重要考古发现,为我们大致还原了福州古城:四十里罗城围起的城区里,有城门也有暗道,还有最早的“体育场”。

  城建 冶山路省二建综合楼藏着唐代的城门

  福建省博物院副研究员高健斌曾在上世纪90年代末参与过福州市考古队组织的几次福州城区考古。他回忆说,1999年在位于鼓楼区冶山路省二建综合楼工地上,挖出了唐罗城的十六座城门之一延远门。

  当时,省二建综合楼要进行基建,因此考古队入驻进行抢救性挖掘。其中一个区域里,发现了砖块,砖上有“钱”纹,上面还刻着诸如“瓦亭窑”、“江南”等字样的铭文。当时队员们判断,这很可能是唐朝的城墙砖。

  随着挖掘的深入,一个城门的雏形出现了:门道宽420厘米,进深800厘米,门道南、北两壁用规整的青砖砌起,中间还有排水沟。

  根据写于宋朝的《三山志》记载,“王审知创筑罗城四十里,城上设有大门、便门十六座,水门三座。”其中在东北角上有一座延远门,它的位置被写于清朝的《榕城考古略》详细记录下来:“东北延远门,在今贡院前。”

  清朝的贡院就在中山路的北段,与当时挖掘出的城门所在地相近。因此,这一处城门遗址被认定是唐罗城的城门之一延远门。

  他说,当时还挖掘出了一段唐代城墙,是夯土墙。不过可惜由于规划原因,这段城墙后来被拆除了。城门虽然保住了,但是因为当地寸土寸金,开发商虽改了规划,但这段福州最早的砖城门“屈身”于地下,上面加盖了住宅,现在市民们也无缘得见。

【责任编辑:陈玲云】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