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

中国国防报点赞福州退伍老兵黄以孟:老兵的阵地 不变的坚守

2023-07-24 10:23:46来源:中国国防报

中国国防报点赞福州退伍老兵黄以孟:老兵的阵地 不变的坚守

中国国防报点赞福州退伍老兵黄以孟:老兵的阵地 不变的坚守图①:黄以孟家中的“荣誉墙”。陈希 摄黄以孟家中的“荣誉墙”。陈希 摄

清晨,当一缕阳光照进福建省福州市阳光社区,楼前屋后的树木、花坛瞬间镀上了一层金晖。操场上,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正在晨练。退休30多年了,他的每一天基本上从晨练开始。用过早餐后,老人风风火火地赶往老干部活动室,读书、看报、写稿、出黑板报……一晃眼到了中午时分,老人顶着烈日将当天新出的黑板报挂在社区榕树下,回家匆匆扒拉两口饭,下午又到附近社区宣讲。

这位忙忙碌碌、生活充实的老人,就是抗美援朝老兵、福建师范大学退休干部黄以孟。

中国国防报点赞福州退伍老兵黄以孟:老兵的阵地 不变的坚守图②:黄以孟和老伴宋善铨在策划新一期黑板报。陈希 摄

“写在香烟盒纸上的入党证明,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1950年的春天,福建省福清县(现为福清市)到处充满喜庆的气氛。初中毕业的黄以孟,看到每天在街头巡逻的解放军战士军容严整、精神抖擞,顿生敬慕之心,萌发当兵的念头。经过一番周折,他如愿参军。1950年6月,朝鲜半岛硝烟四起,战火蔓延至我国东北边境。1951年1月,第九兵团20军58师173团一营机炮连战士黄以孟,随部队踏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征途。

临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已经出嫁的姐姐从家中赶来。她取下手上的戒指,交到黄以孟手中,哽咽道:“依弟,这枚祖传的金戒指你一定要收好,它能护佑你平安归来……”尽管姐姐千叮咛万嘱咐,但黄以孟转头就从衣袋里取出金戒指,对指导员说:“这个我用不上,交给组织吧!”指导员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这是你的个人物品,还是你自己保管吧!”黄以孟这才将金戒指装入行囊。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由于部队是秘密入朝,大都是晚上行军、白天宿营。年纪尚小的黄以孟不仅没有掉队,还表现优异。作为文化教员的黄以孟,不仅与战友们一起勇猛杀敌,还教战友们识字、唱歌、出黑板报。他办的黑板报,内容精彩、图文并茂,深受战友们喜爱。

有一次,他到师部宣传科领取宣传单,看到桌上摆放着一张志愿军战报,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完后,黄以孟被深深打动。他将这张报纸带回连队,利用战斗间隙为大家深情朗诵,还将精彩的片段抄写在黑板报上。师首长到连队检查工作时,看到黑板报上“致敬最可爱的人”这一醒目标题,连声称赞:“说得好!咱志愿军个个都是最可爱的人!”

在昭阳江战役前夕,指导员找到黄以孟,严肃地说:“小黄,入朝作战几个月来,你工作积极,吃苦耐劳,党支部决定吸纳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你把入党志愿书填好交给我。”漆黑的夜晚,虽然伸手不见五指,但黄以孟心里充满了阳光,他兴奋地写好入党志愿书,郑重地交到指导员手里。在战斗中,指导员不幸负伤,被转移至后方医院,黄以孟的入党志愿书也被带走了。

后来的华川阻击战,黄以孟所在连队打得很艰难,不少战友都牺牲了。黄以孟也被炮火震晕,厚厚的泥土盖住了他大半个身体。“还有活着的吗?”昏迷中的他隐约听到有人呼喊。见他恢复清醒、身体无恙,副指导员叶长生欣喜地把他拉起来,郑重宣布:“连队党支部已经批准你入党。从今天起,你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了!”说罢,叶副指导员从身上摸出一张“大生产”牌子的香烟盒纸,用钢笔歪歪斜斜地写下了几行字:黄以孟同志为中共候补党员。落款:一机连支部,一九五一年六月六日。那一刻,黄以孟眼含热泪,紧握拳头宣誓:“即使打得只剩我一个人,也要像钢钉一样钉在阵地上!”他接过叶副指导员手中的纸条,珍藏在紧贴胸口的内衣口袋里。随即,他端起一挺机枪,同幸存的战友继续坚守阵地,直至兄弟部队赶来支援。

从这天起,这张诞生于战火中的入党证明,就成为了黄以孟的宝贝。行军打仗时,他用油布包好,小心翼翼地藏到内衣口袋里。宿营休息时,他不时拿出来看看。“这张写在香烟盒纸上的入党证明,就像是黑夜里的一抹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不久,黄以孟被上级评为“模范宣传员”,并荣立三等功。

抗美援朝结束,连队打点行装准备回国。在清理个人物品时,黄以孟才发现,姐姐送给他的那枚金戒指不知什么时候弄丢了。他心中一紧,连忙伸手去摸内衣口袋,当指尖触摸到那张薄薄的香烟盒纸时,他长长舒了一口气。

如今,这张写在宽6厘米、长不足10厘米香烟盒纸上的入党证明,被作为珍贵文物陈列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里。它见证了一位抗美援朝老兵血与火的人生经历,也映照着一位共产党员对党的赤胆忠心。

中国国防报点赞福州退伍老兵黄以孟:老兵的阵地 不变的坚守图③:黄以孟在社区老干部活动室读书学习。陈希 摄

“人在阵地在,我要为党守住社区思想文化阵地”

黄以孟回国后,随部队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战役。战役结束后,他被送到部队院校学习深造,毕业后在部队通信部门工作。1969年,他转业回乡,后被分配到福建师范大学担任后勤工作。无论在部队还是回地方,他都时时提醒自己:“你是在火线入党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党对你的培养,不能忘记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他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在每个岗位都干得有声有色。

时光荏苒,转眼间,黄以孟到了退休年龄。黄以孟所在的阳光社区是个老社区。有一段时间,小区一幢幢楼房墙壁、树干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广告,小区里还不时有人传播一些不良信息。黄以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咱们这是阳光社区,怎能到处都是垃圾信息?”

“人在阵地在!”他耳边又仿佛响起当年指导员战斗动员时的话。“过去我为党坚守战斗阵地,现在我要为党守住社区思想文化阵地!”

经过反复思考,黄以孟决定重操“旧业”——在社区当一名义务宣传员。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老伴时,老伴宋善铨心疼地说:“老头子,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操心那些事干嘛?再说了,现在还有人看黑板报吗?”可是黄以孟并没有放弃。他拿出一个月的退休金,购买了4块黑板和支架。经过几天的忙碌,2007年5月27日,社区一棵茂盛的大榕树下,赫然立起4块醒目的黑板报,引来许多社区居民围观。报头上写着“党员宣传栏”五个苍劲大字,像是威风凛凛的战士。

办黑板报虽说是黄以孟的老本行,但与当年完全不一样。如今,各种信息铺天盖地,人们的欣赏水平也显著提高。如果社区居民不感兴趣,黑板报最后很可能成为无人问津的摆设。“那不跟丢掉了阵地一样?”黄以孟下定决心,一定要守住“阵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黄以孟确定了十六字的办报思路:内容为王、形式活泼、贴近生活、服务居民。

“党员宣传栏”姓党,必须传播党的声音。每一期的重头文章,黄以孟会聚焦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党的二十大召开后,黄以孟认真研读原文,拟写了30多个重点问题,每一期围绕一个问题认真解读。黄以孟总说:“要帮助大伙儿弄清楚党要干啥,才能更好地跟党走!”

除精心选择黑板报内容外,黄以孟还认真学习报刊的排版艺术。尤其是重大节日的黑板报,他更是精心构思,版式既大气又新颖,引得大家争相观看。“老头子,快来看!这不是你出的黑板报吗?有人给你发朋友圈啦,好多人点赞呢!”老伴宋善铨戴着老花镜,一手拿着手机冲着黄以孟招手。黄以孟听了,心里就像冬日正午的阳光一样温暖。

“越贴近生活,黑板报就越有吸引力。”带着这样的理念和思考,黄以孟坚持把“党声”和“民声”结合起来。为配合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他开辟了“好人榜”“新风赞”“大家评”栏目;为配合抗击新冠疫情,他及时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宣传抗疫科普知识,并撰写10多篇短评,回答社区居民的关切。

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同时,黄以孟总是把社区居民的事挂在心上,每一期都保留“居民之声”“居民需求”等内容。“家有卧床患者如何护理?”“我家小狗走失,知情者请告之”…… 一位遛狗的大妈告诉笔者:“这黑板报是我们的‘社区百科’,谁都能在这儿找到有用的信息。”

至今,黄以孟的黑板报已出了3600多期,持续16年。16年里,他用坏了30多块软黑板,用完了20多盒粉笔,厚厚的板报底稿有30多本。即使生病住院,他也会在病床上写好稿子,让家人抄写在黑板上。“小小黑板不一般,多年出了几千刊。精心编排呕心血,篇篇好文堪称赞。严冬酷暑全无阻,宣传重任肩上担。忧党爱民挂心上,一片丹心如花绽。”阳光社区一名老干部的诗,表达了社区居民共同的心声。

中国国防报点赞福州退伍老兵黄以孟:老兵的阵地 不变的坚守图④:“黄以孟党员宣传栏”。陈希 摄

“我生活在阳光社区,又行进在充满阳光的大道上”

正午时分,大榕树伸出繁茂的枝条,在风中摇晃。阳光透过树叶的斑驳,变成了一地的小太阳,与阳光社区大榕树下的“黄以孟党员宣传栏”交相辉映。

宣传栏上那些战场上的英雄人物,那些身边的好人好事,还有这位“阳光老兵”的事迹,随着午后的微风在多个社区间传扬。越来越多的群众受到鼓舞和感召,成为守护家园的一分子。

林友恭、李平花是一对夫妻,平时负责阳光社区的保洁工作。夫妻俩每天起早贪黑,把小区打扫得干干净净。田道胜、奉光荣也是一对夫妻,负责小区的下水道清污工作,工作兢兢业业。黄以孟将他们的事迹写成稿件,贴在宣传栏里。一时间,这两对平凡夫妻成为小区新闻人物。这两对夫妻感慨道:“黄老让我们发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给了我们更多的关爱和尊重。我们要更努力地工作,让小区变得更好!”

何连海曾是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系党支部宣传委员。自他所在党支部与阳光新村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结对共建以来,何连海一直担任活动联络员和组织者。他回忆道:“黄老对于青年学子的思想教育十分上心。他声情并茂地给我们讲志愿军的故事,带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逢年过节领着我们挨家挨户慰问孤寡老人……黄老教会了我们感恩、忠诚、奉献,我们也会把这份精神和感动传承下去。”如今,何连海早已走出大学校园,还有了自己的孩子。虽然不再担任联络员和组织者,他仍然与黄以孟保持联系:“有空,我还要带儿子去听听黄老的宝贵经历。”

一位社区志愿者说:“过去3年,我们每天起早摸黑,很多年轻志愿者身体都吃不消。可黄老只要一穿上红马甲,就如同当年在战场上冲锋一样,一会儿到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宣传抗疫知识,一会儿协助社区志愿者发放防疫用品和蔬菜瓜果。每当我们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只要看到黄老忙碌的身影,就会备受鼓舞!咱年轻人哪能输给黄老啊!”

陪伴黄以孟一路走来的老伴宋善铨,从最初的心疼变成了默默的支持。“老头子干着自己喜欢的事,越干越开心,越忙越有劲。这些年,看着他‘捣鼓’黑板报,我都感兴趣了!”宋善铨笑着告诉笔者,她不仅理解了他当初的选择,还成为了他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经常为老伴的“板报事业”出谋划策。

这就是黄以孟,一位几十年如一日为党坚守阵地的老兵,一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老党员,一位众多荣誉的获得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学雷锋优秀志愿者”“福建省离退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黄以孟平日里最爱哼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首歌,脸上也时时洋溢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他说:“我生活在阳光社区,又行进在充满阳光的大道上,社区的孩子们都叫我‘阳光爷爷’。”

采访手记

革命人永远年轻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他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顶……”当我面对面采访抗美援朝老兵黄以孟的时候,脑子里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这段铿锵的旋律。面前这位老人,虽然脸上爬满了皱纹,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声音洪亮,走路脚下生风。我很难相信,他已是91岁的高龄。这不由让人感慨:世有老少年,也有少年老。

人有生理年龄,也有心理年龄,生理年龄是一个定数,但心理年龄是一个变数。年高不是衰老的唯一标志。一个人是否衰老,除了看年龄,还要看精神。只要精神不老,你就依然充满活力。黄老不仅身体状态不错,心理状态更佳。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向我们揭示了“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秘密。

学习使人年轻。学如春之苗,日日有新增;学如水滴石,功到自然成。在我们身边,不乏“活到老、学到老”的好党员好干部,黄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打参加革命那天起,他就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人生态度,几十年手不释卷、坚持不懈。走进黄老的卧室,映入眼帘的是随处堆放的书报,有的仍展开着,上面画着红杠,写满密密麻麻的批语。与之交谈,他对党的创新理论总有独到见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为自己增添精神营养,让黄老的生活更加充实、人生更为精彩,生命更有分量。

忙碌使人年轻。有人说,与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为伍,在职时,忙是常态,退休后,忙是福态。黄老常笑称自己是“劳碌命”,社区居民也说他“闲不住”。在岗时,他是“白加黑”“五加二”;退休后,他忙着办黑板报,忙着当志愿者,忙着到处讲革命传统,也忙着做家务、带孙子孙女……正是在一天天的忙碌中,他保持着生活的节奏,享受着忙碌的快乐,始终以为党坚守阵地的状态当好党的宣传员。在黄老这面镜子面前,年富力强的同志更要有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使命感与紧迫感,与时代同频共振,让奋斗充实人生。

忘我使人年轻。忘我,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激励奋进的精神动力。学习求知需要忘我,工作事业需要忘我,名利面前更需要忘我。恰如罗曼·罗兰所说:“修剪了枝叶的树木不是长得更高吗?我有的东西越少,我的生命就越丰富。”几十年来,他四处奔波讲志愿军的故事,讲党的优良传统,很少提及自己。退休以后,他的荣誉也很多,但他每获得一次表彰,就反思一次自己,想着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对于那些奖金等物质奖励,他总是用于公益事业……正是这种忘我的境界,使他品味到奋斗的价值、奉献的快乐,也促使他不断地完善自我、升华自我。

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解读与活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为一种高尚的精神活着,为一种坚定的信念活着,特别是为了群众的幸福而活着,人生就会开阔得多,就会丢掉“小我”,融入“大我”。保持乐观的心态、忙碌的状态、进取的姿态,这样的人生才显得有滋有味、多姿多彩。即使如黄老那样进入鲐背之年,也能童心不泯、生命力不减,让自己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让自己的心窗洒满金色的阳光。

当代大提琴演奏家帕勃罗·卡萨尔斯在他93岁生日那天说过一句话:“我在每一天里重新诞生,每一天都是新生命的开始。”黄老今年已年过九旬,我将这句话转送给他,愿老兵不老,每天都是新生命的开始!(向贤彪)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鼓岭的颜色
鼓岭的颜色
看!这是银装素裹的福州!
看!这是银装素裹的福州!
福州人在市区能看到雪山
福州人在市区能看到雪山
这份防寒抗冻指南请收好!
这份防寒抗冻指南请收好!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今年新增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福州今年新增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专题推荐
聚焦2024福州两会
开眼看世界 以笔醒山河——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
2023年福州第二届住房展销会
醉美鼓岭 如画鼓山——鼓岭鼓山摄影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