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福建省企业、科研院所海创会上秀出创新实力

2023-06-19 07:33:27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林榕昇 冯雪珠

福建省企业、科研院所海创会上秀出创新实力

绿色科技“掘金”蓝色海洋

从水下机器人探秘深海,到单颗千瓦级COB光源应用到水下集鱼灯、扫海探照灯等产品,再到在海上用绿电制绿氢……18日举行的海创会政策发布及项目推荐活动中,来自福建省各设区市的企业、科研院所带着最新前沿科技产品走上展台,大秀创新实力,各项海洋科技新成果让人目不暇接。

记者注意到,创新、绿色不仅是一系列海洋科技新成果共同特征,更成为当前福州海洋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新引领和新动力。

福建省企业、科研院所海创会上秀出创新实力海图智能工作人员介绍“海棠号”水下机器人。记者 林双伟 摄

探索海洋的新动力

海面以下300米内是海洋的“黄金地带”,集中了全球大部分涉水经济活动。来自福州的海图智能科技专注于这个“黄金地带”,开发出基于声光技术的小型水下机器人,代替人力探索海洋世界。

“目前科研领域的研究集中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潜器,但这些大型昂贵的科研样机无法民用。另一方面,潜水员的活动范围局限在海面以下40米内。”海图智能经理吴秀堃说,公司开发出“大鱼号”“海棠号”两款小型水下机器人,被国家及省市海事部门用于海岸线监测和水下勘探。

记者看到,“海棠号”约一只大海龟大小,前端的镜头非常显眼。“海棠号”装有海图智能自主研发的由水下灯光、水下镜头和掌握核心技术的水下图像还原算法共同组成的水下光学系统,能解决水体浑浊环境下的成像问题。 不仅如此,大功率和大推力的动力系统以及控制系统,能够让“海棠号”实现无缆作业,在水下自由航行。

“水下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力进行航道排障、港口作业、水下摄影等,探索大海的奥秘。”吴秀堃说,公司正在研发可以进行水上娱乐和搜救的水面机器人,有望在明年的海创会上亮相。

照亮海洋的新科技

什么样的灯,在海面下300米既能发光又节能抗衰?福建中科芯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透明荧光陶瓷产业化新一代LED照明技术给出答案。

多年来,福州不断向海进军。然而,传统应用于海洋照明的金卤灯,耗电大、寿命短,几乎一个月就要更换一次,提高了出海成本。闽都创新实验室洪茂椿院士带领团队研发的荧光陶瓷及其LED封装技术完美解决这一难题。

该团队在全球率先推出实用化单颗千瓦级COB光源,并将此拓展应用到水下集鱼灯、扫海探照灯等产品中,生产出全球首例万瓦级海洋照明灯,不仅比金卤灯节能60%以上,还能够防腐蚀、抗干扰,实现五年“零光衰”,具有维护成本低、作业效率高、使用更安全等优势。

“全国有2800艘大型远洋灯光船使用我们的照明设备,每年每艘船大约节省电量1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12吨。”中科芯源相关负责人林海宝介绍,凭借优越的性能,该产品还广泛应用于大型体育场馆照明、港机照明等领域。

利用海洋的新领域

当海上风电赋能蓝色海洋,会吹出什么不一样的浪花?本月初,由东方电气集团与中国工程院谢和平院士团队联合开展的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获得成功,不仅破解了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性难题,更打开低成本绿氢生产的大门。18日的活动现场,该成果作为福州的压轴项目亮相。

“这是全球首次实现海水无淡化制氢。我们结合海上风力发电技术,将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变成源源不断的氢能。”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泰生说。

以前,海水制氢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技术。间接制氢本质上是将海水先淡化,再用淡水制氢,但这类技术存在严重依赖大规模淡化设备、工艺流程复杂等高成本问题。而海水直接制氢技术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后,一直未有突破。

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在原理上跳出传统化学的范畴,通过蒸汽压差的物理力学驱动,隔开海水中的90多种复杂元素及微生物对电解水制氢的影响,打破需要依靠纯水制氢的传统模式。同时,该项目省去海水淡化、海水输运等环节,成本大幅降低。

更值得期待的是,该项目的原理和技术还可应用于油田采油废水、工业废水、火电厂废水、城市生活废水等非淡水直接电解制氢。“应用范围广泛,市场空间巨大,预计可带动数百亿元级氢能产业链。”刘泰生说。(记者 林榕昇 冯雪珠)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