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董雅萍:剪得“幸福花开”入藏国家博物馆

2023-04-07 07:57:50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赵铮艳 叶诚

董雅萍:剪得“幸福花开”入藏国家博物馆3日,董雅萍走进麦顶小学给学生们上剪纸课。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经过一双灵巧的手,翻飞出栩栩如生的图案……日前,记者见到福州市第六批非遗福州剪纸传承人董雅萍时,她正在麦顶小学为一群学生传授剪纸技艺。

今年2月,董雅萍的一幅匠心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在马尾区文化馆的董雅萍剪纸工作室里,记者见到这幅作品的副本。作品题为《民族团结·幸福花开》,卷轴长3米、宽0.8米,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主画面,四周融合了莆田湄洲岛、泉州双塔、厦门鼓浪屿、漳州南靖土楼、龙岩冠豸山、三明泰宁金湖、南平武夷山、宁德太姥山、平潭半洋石帆等风景名胜。

宏大的题材,不乏细腻的表现。生活在福建的各族人民和谐共荣,风土人情跃然纸上。例如,在展示三坊七巷古建筑的同时,南后街打肉燕、制作油纸伞等画面也体现其中,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福建山川秀美、空气清新,是多民族聚居地,文化多元发展,通过福建来展示民族团结这个主题可谓以小见大。”董雅萍介绍,这幅作品是她去年应福州市统战系统邀约,花了3个多月构思创作的。后来国家博物馆在全国征集传统文化相关作品,她为这幅展现八闽大地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剪纸作品报了名,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入选。

这个约100平方米的工作室,墙上挂满董雅萍和学生的原创作品,题材涉及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福文化、船政文化、侯官文化等,也有红色文化、闽宁情等当代主题。其中,一幅名为《有福之州》的福文化作品让人眼前一亮。这个作品整体呈现一个饱满的“福”字,画面浓缩了福州“三山两塔”、镇海楼、三坊七巷以及榕树、茉莉花等极具福州特色的元素,构思颇具匠心。

董雅萍是市级非遗项目福州剪纸的第六代传承人,她9岁就开始跟长辈学剪纸,一坚持就是42年。“剪纸费眼睛,长期下来容易腰酸背疼。有时一坐就是8小时,创作到三更半夜停不下来都是常有的事。因为对剪纸、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才坚持下来。”董雅萍创作一幅作品前,会去采风,吃透当地文化,然后融入创意,让作品更有底蕴。她也去陕西、山西等地,参观学习当地的剪纸艺术,将北方剪纸的豪放与南方剪纸的细腻相融合,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些年,除了剪纸创作外,董雅的一大乐趣是带学生。她在阳光学院等高校开设剪纸选修课程;她参与福州“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到各中小学授课;发现培养一批剪纸“好苗子”,参加省内外剪纸比赛获得一系列荣誉。

如今,市面上机器剪纸作品很多,董雅萍认为,二者的区别还是很容易分辨出来的,手工剪纸不似机器剪纸完美,边角处也因此没那么刻板,有“刀痕感”,作品投入了人的情感,更有思想、更有温度。

目前,董雅萍受闽侯县邀请,在创作中国工人运动先驱林祥谦的故事系列剪纸。董雅萍说,在传承和弘扬福州剪纸,讲好福州故事方面,她想做、可以做的事还有很多,这条路她会一直走下去。(记者 赵铮艳/文 叶诚/摄)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