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 热点

“内鬼”事迹败露!这个学生被判刑

2023-11-26 10:42:01来源:东南网微信

引以为戒,厦门一名学生被判刑,“内鬼”事迹败露!千万别干这事!

骚扰电话接二连三、垃圾短信源源不断?很可能,你的个人信息已经泄露!更有甚者,信用卡被盗刷,账户钱款不翼而飞被不法分子冒用身份诈骗亲友。

近日,厦门翔安区检察院依法对两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案件提起公诉,一起来看。

案件一:

非法售卖公民个人信息1000多条!

一学生主动投案,被判刑!

小萧是一名学生,某天他发现因自己在某线上聊天群与他人发生言语争执,自己的身份信息被他人曝光。小萧越想越生气,打算将对方的个人信息也“挂在网上”。

为此,小萧开始在网络上接触售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人员。没想到,经过接触,小萧发现了“商机”:买入公民个人信息,再转手卖给他人,当“中间商”可赚不少差价。

于是,小萧先后多次通过某APP向“代理”非法获取公民住宿、航班、高铁、出入境记录等个人信息并转售,仅3个月,小萧共出售公民行踪轨迹信息共计734条,公民住宿信息共计1000余条。

随后,小萧得知自己的行为已被立案侦查,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表示认罪认罚。

经翔安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翔安法院作出判决,被告人小萧的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综合考虑小萧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法定、酌定量刑情节,翔安法院判处被告人小萧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案件二:

利用工作之便,联手买卖个人信息

最终双双获刑!

陈某经营了一家通讯店,在得知售卖他人身份证激活的手机卡可以获利后,他违反手机实名登记制度,通过购买他人个人信息,帮助庞某利用他人身份证实名认证激活手机卡。随后,陈某按照每激活一张手机卡人民币 40-60元不等的价格向庞某支付费用。

期间,两人合作非法激活的手机卡共计655张,庞某非法获利至少八千余元,陈某再将手机卡出售给他人,非法获利至少七千余元。

陈某、庞某经公安机关通知后主动到案配合调查,并对上述罪行供认不讳。

经翔安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翔安法院作出判决,被告人陈某、庞某的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综合考虑被告人陈某、庞某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法定、酌定量刑情节,翔安法院判处被告人陈某、庞某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官提醒:审慎有限提供个人信息!

法官介绍,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取得的方式和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公民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使用、买卖已形成灰色产业链,部分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交织,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此提醒,公民要充分认识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审慎有限提供个人信息。如遭遇信息泄露等情况,可向市场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机构进行投诉举报,或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那么,该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呢,请牢记以下这八个要点。

“内鬼”事迹败露!这个学生被判刑

来源:海峡导报、厦门检察、翔安检察、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防艾主题宣传 刷爆福州“朋友圈”
防艾主题宣传 刷爆福州“朋友圈”
微光成炬 与艾同行
微光成炬 与艾同行
2023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举行
2023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举行
闽侯县总医院新病房大楼将投用
闽侯县总医院新病房大楼将投用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四城区2023年第七次土拍成功拍出6幅地块
福州四城区2023年第七次土拍成功拍出6幅地块
专题推荐
聚焦“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
第八届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国际旅游节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福清在行动
一月一选 你点我检(第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