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奏响新时代强音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中共福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福州新闻网 掌上福州APP 专题报道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新闻 >> 政经

闽侯:全力打造新时代滨江新城

2021-09-25 11:48:12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谭湘竹

全力打造新时代滨江新城

在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中再放异彩

中共闽侯县委书记 赵明正

中共闽侯县委副书记、闽侯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建生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是闽侯改革发展承前启后、成果丰硕的5年。5年来,闽侯县域实力显著提升。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90亿元,5年连跨三个百亿台阶。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达全国第49位,连续11年获评全省十强县。产业升级步伐加快,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6.1:52.1:41.8,三产提升9.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县第53位,创新百强县第23位。特色农业规模效应显著提升,获评“福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国金鱼之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地铁2号线通车运营,旗山湖建成开放,东南汽车城、福州大学城、中心大县城等重点区域开发提速,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152.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5.8个百分点,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被授予“国家生态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民生福祉不断提升,5年财政民生支出403.1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2.3%;入选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二批全国试点县,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福建省“平安县”。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堡垒进一步夯实,党建红色地图、近邻党建“三共三变”等模式得到中央、省委有关部门充分肯定;干部精气神不断提升,一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踏上新的赶考路,闽侯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围绕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重点建设六个城、打响五大国际品牌、实施九大专项行动,为全力打造新时代滨江新城,在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中再放异彩而努力奋斗。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全力攻坚科创走廊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引领作用,打造全省创新集聚区和策源地。落实省委《加快推进福州地区大学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对照“六个一流”目标要求,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大学城,把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擘画的大学城蓝图变为现实。持续推进“一江一湖一城”片区、“三创园”科创中心等平台建设,增强创新要素集聚裂变效应。用好“首邑之约”“首邑英才”等平台,发挥驻校专班作用,加快人才公寓等设施建设,营造更具竞争力、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二是坚持扶大育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县和现代服务业强县。积极融入海上福州,聚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建设东台高端新材料产业园,壮大新型铝合金材料产业集群。全面实施园区标准化,突出抓好兰圃产业园、均和产业园等新园区,推动青口汽车工业园区创建两岸机械装备产业融合示范区。全面实行“链长制”,依托福建奔驰、东南汽车等“链主”企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千亿现代化汽车小镇。深入挖掘闽越文化、昙石山文化等内涵底蕴,擦亮雪峰山城、闽越水镇等文旅品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三是坚持城乡融合,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抓好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以荆溪、上街等7个乡镇纳入福州中心城区规划为契机,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现代化城市进程。深入实施滨江新城“5+2”发展战略,加快城市组团建设,拉开滨江新城空间布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大做强农业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接续推动山区半山区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乡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争当全省乡村振兴排头兵。

  四是坚持人民至上,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办好为民实事,强化基层治理,健全社保体系,促进共同富裕。坚决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整洁闽侯”和“散乱污”整治行动;落实“河湖长制”,加强闽江、乌龙江和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科学制定碳达峰实施路径,倡导绿色生活,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坚决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防汛防台、安全生产、信访“治重化积”等各项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安定稳定,人民群众安心安业。

  五是坚持管党治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规范有序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全面推行“一肩挑”,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成员;强化近邻党建,深化“乡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发挥“头雁效应”,坚持一线考核,努力打造一支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狮子型”干部队伍,确保做到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纠“四风”与树新风并举,转作风、强服务、办实事,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

闽侯:全力打造新时代滨江新城

日新月异的滨江新城。记者 林双伟 摄

  福州日报记者 谭湘竹 通讯员 陈建鋆 张存金 苏枫

  5年时间,对一个沿江而兴的新城来说,足以完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蝶变。

  5年来,“八闽首邑”闽侯厚积薄发,迸发出强大生命力: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90亿元;产业升级步伐加快,2020年跻身全国创新百强县第23位;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地铁2号线通车运营,旗山湖建成开放,东南汽车城、福州大学城、中心大县城等重点区域建设提速;发展活力竞相迸发,“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事项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五年财政民生支出403.1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2.3%。

  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在新的征程上,闽侯将勇立潮头,抓住换挡提速、发力超越的重大机遇,不断奋进,砥砺前行。

闽侯:全力打造新时代滨江新城

闽越水镇灯光秀与闽侯县城夜景灯光交相辉映。吴心钰 摄

  转型升级

  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8月18日,随着一辆崭新的梅赛德斯—奔驰新一代V级车缓缓驶下生产线,位于闽侯青口汽车工业园区的福建奔驰,正式迎来第20万辆整车下线这一重要里程碑。

  加快转型升级,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理解闽侯县的这招大“棋”,可以从这座“汽”势磅礴的“城”入手。在东南汽车城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者挥汗如雨,项目不断推进,居民绽放笑容,服务推陈出新。这座“城”的拔节生长,是闽侯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最好见证。

闽侯:全力打造新时代滨江新城

青口汽车工业园区东南汽车整车厂。吴心钰 摄

  为加快产业链提升,闽侯县支持东南汽车重组,再现“崛起东南,奔驰天下”雄风。同时推动机电制造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壮大六和机械等一批龙头企业。

  未来五年,闽侯县将着力建设更高能级产业平台,加快青口汽车工业园区和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标准化建设,突出抓好兰圃产业园、均和产业园等新园区,打造全省工业园区示范标杆。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紧盯新材料、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以新型铝合金材料为突破口,建设东台高端新材料产业园和侯官人工智能新镇,扶引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闽侯:全力打造新时代滨江新城

青口中央公园。吴心钰 摄

  乡村振兴

  打造城乡融合新“样本”

  9月6日,闽侯县侯官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没想到,福建的小村庄这么美!历史感和现代气息在这里得以完美融合。”一名来自湖南的游客对侯官村的“美貌”赞叹不已。

  侯官村的乡村治理“样本”,是闽侯县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全面构建新时代滨江新城协调发展格局的生动缩影。未来五年,闽侯县将主动对标省会中心城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缩短城乡交通距离,加快滨江大道、中心大道、环山大道3条战略通道建设,规划北环路、闽侯三桥等重大交通项目,提速轨道交通建设,扩大城乡公共交通覆盖面,打造环福州“半小时交通圈”。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立健全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系,提速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让群众畅享新生活。深入实施滨江新城“5+2”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东南汽车城、福州大学城、中心大县城、南通科学城、雪峰山城5城共建以及鸿尾、白沙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拉开滨江新城空间布局。完成鸿尾、竹岐、大湖、洋里等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一项项高瞻远瞩的规划随着人们的努力逐渐落地,目标只有一个:加快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

  乡村越来越美,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离开家乡的人们,逐渐选择返乡生活、创业。久居城市的人,也会在节假日来到美丽乡村,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闽侯:全力打造新时代滨江新城

位于甘蔗街道的昙石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吴爱兰 摄

  科技赋能

  构建科创走廊新“引擎”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城市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近日,市政府印发《福州市建设科创走廊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以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和软件园、旗山湖“三创”园、晋安湖“三创”园等主要产业园区为支撑,构建西起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东至晋安湖“三创”园的科创走廊,形成“一城四区,十片多点”的科创走廊空间格局。在全市建设科创走廊的谋篇布局中,闽侯的作用不可替代:利用福州大学城的高校“智慧”,以大学城为创新内核,打造福州“智谷”。一江一湖片区和海盛磐基科学城(旗山湖“三创园”科创走廊)将打造成为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的东南科学城创新策源地、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闽侯:全力打造新时代滨江新城

旗山湖公园。记者 林双伟 摄

  当前,依托福州大学城,闽侯深入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鼓励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与社会资本、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中试车间、实训基地,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能力。建立健全校地企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举办校地合作论坛、校企合作论坛。

  让高校智慧助力企业创新的效果显著。仅数月,旗山湖“三创园”科创走廊、福州软件园闽侯分园都成为产学研“挂牌揭榜”重要平台,已入驻科创型企业19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48家、双创载体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1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75个。

  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才。闽侯县还将健全完善“一把手抓人才”机制,做大做强“首邑之约”“首邑英才”等引才平台。在东南汽车城、福州大学城、中心大县城等地建立人才公寓、科创中心,给人才一个温暖的家。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建设,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和品牌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动能。

  以科创赋能为支撑,构建科创走廊新“引擎”。在全面增强滨江新城创新驱动能力的道路上,闽侯步履坚实,笃定前行。

闽侯:全力打造新时代滨江新城

建设中的闽侯二桥。记者 林双伟 摄

  深化改革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闽侯县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全县经济工作一线党政干部化身为“服务员”,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送政策“上门”。

  坐落于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福建合盈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合盈机械”)遇到一个棘手难题。“当前,高精密智能数控线切割设备应用领域十分广阔,未来3年内,公司拟投资3亿多元发展高精密智能数控中速走丝项目,打造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合盈机械总经理史义红说。公司快速发展壮大,但目前仅靠租赁的约1.5万平方米厂房维持生产,现有租赁厂房又无法改扩建,极大制约企业发展壮大,急需一块土地建设新厂房。

  了解到该公司用地需求后,闽侯县相关企业服务专员及时上报,县委县政府予以大力支持,安排一块建设用地解决企业发展瓶颈。目前,该项目已进入用地会审阶段。

  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为打造让企业舒心的营商环境,闽侯县持续深化改革,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域通办、就近可办,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在闽侯,每名领导都会“挂钩”企业进行交流,对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实行“一企一议”协调机制,全力为企业落户闽侯干事创业营造舒心的好环境。

  一面优化营商环境,一面扩大对外开放合作。闽侯县将打造东南沿海对外开放新高地。支持优势产业外向发展,推动闽侯优秀企业、优质资本“抱团出海”。加快招商信息平台建设,锚定世界500强、全球行业领军企业、百强央企、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等,围绕闽侯产业发展趋势和布局,招引一批投资强度高、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同时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闽侯:全力打造新时代滨江新城

福州大学城全景。记者 林双伟 摄

  改善民生

  建设幸福滨江新城

  干净整洁的街道,道路两侧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微风吹过,阵阵清香扑鼻而来。如此宜居“可人”的甘蔗街道,让新市民小陈忍不住发朋友圈感叹:闽侯真是个宜居的好地方。

  在一座城市生活幸不幸福,百姓最有发言权。荆溪大道北侧,刚建成的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校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孩子就在‘家门口’上学,真是太方便了!”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启用,让家住附近的樊女士兴奋不已。据悉,该校的投用带来1800个新增学位,有效缓解了甘蔗、荆溪等地学位紧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闽侯县还着手进行教育强县“九大工程”建设,实施区域集团化办学,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

闽侯:全力打造新时代滨江新城

新建成的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记者 林双伟 摄

  未来,闽侯将继续站稳人民立场,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让百姓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闽侯县持续开展“健康闽侯2030”行动,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关注就业和农村群体。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闽侯县将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及困境群体关爱服务体系,推进服务农村老弱病残公共设施建设,提高救助水平。

  5000年前,福建古文化和海洋文化从闽侯绵延。一直以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文明从未断流,奋斗生生不息。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闽侯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和更加饱满的热情,向未来作答,书写千秋。

闽侯:全力打造新时代滨江新城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