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视频|千年古城护古厝

2021-07-29 09:41:59  来源:新华社
  

  【解说】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地福州,一处处古厝绽放着夺目芳华,勾勒出千年闽都的人文肌理,也赓续着这座古城的文脉精髓。

  【现场同期】福州三坊七巷志愿讲解员 陈永健

  乡亲朋友,欢迎来到我家乡福州的三坊七巷来参观。

  【解说】71岁的陈永健是福州三坊七巷“虾油味”志愿导游队的一员。他每天都会按时到三坊七巷,免费志愿为游客当导游,向游客娓娓讲述三坊七巷的古今。

  【同期】福州三坊七巷志愿讲解员 陈永健

  我在这条巷子出生,这叫文儒坊。我的家在前头,文儒坊当中的张经故居。

  【解说】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七巷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晋、唐以来贵族和士大夫聚居的福州三坊七巷街区,至今保存明清古民居200余座。

  而上世纪80年代,三坊七巷保护堪忧,林觉民等名人故居一度遭到破坏。文史专家李厚威等人从1989年开始,多次呼吁保护林觉民故居。

  【同期】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原馆长、文史专家 李厚威

  就是要求有关部门保护好林觉民故居,我陆陆续续后来又写了三篇(文章),都跟保护林觉民故居有关。

  【解说】经过调研,福州市从1991年开始修缮林觉民故居,还对市内的名人故居和历史建筑普遍进行政府挂牌保护。

  正是在福州市政府的保护下,林觉民等名人故居最终得以修缮。三坊七巷这个福州城的“根”与“魂”延续至今。

  【同期】福州三坊七巷志愿讲解员 陈永健

  那是日新月异,但这个日新月异不是大拆大建的,不是推倒重来的,而是修旧如旧修出来的。像原来的这些门楣,有的坍塌了,又危险又不美观。现在修出来了,恢复古代的建筑风格。大家就好像穿越时空,走向过去了,那多好啊。去领略、去感受过去的那些古文化。

  【解说】近年来,福州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推进古厝保护、修缮、利用,使福州古厝焕发活力、显露生机,更好延续闽都文脉。

  福州方言里的“古厝”,狭义指古老的房屋,广义指老建筑。白墙黛瓦、曲线山墙、飞檐翘角,是福州古厝特色独显的形式与美感,也是闽派建筑的标志性元素。砖瓦木石之中,见证着岁月流变,流淌着城市记忆,寄托着浓浓乡愁。

  【现场同期】福州三坊七巷社区书记、古厝长 崔蕊芬

  我是三坊七巷社区的书记、古厝长崔蕊芬,今天我带着我们安民巷的安全员进行入户走访巡查,今天就到安民巷的程家小院进行巡查,我们敲门。

  【现场同期】福州三坊七巷社区书记、古厝长 崔蕊芬

  看一下灭火器材是否正常,还有它的电线。这个因为是古房,正常的电线我们就是这样子给它布好。像这个线就是安全的,不要乱搭乱拉。

  【解说】2020年3月12日起,福州市鼓楼区推行“古厝长制”,结合各街镇网格化管理系统,为全区34处文物保护单位、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中的代表性古厝建筑设置公示牌,做到有专人负责、有监管措施、有考核办法、有长效机制。

  【同期】福州三坊七巷社区书记、古厝长 崔蕊芬

  (作为)古厝长,日常我们要做好我们古厝的安全保护,以及对于留住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方面做这项工作。日常我们除了要有专业的队伍,定期进行古厝的巡查,还有我们的专业志愿者,跟我们社区一起联合做好古厝保护工作。

  【解说】各街镇、社区设立古厝专管员,结合网格化管理,负责社区所辖古厝的日常巡查与信息反馈、配合相关部门现场执法和古厝纠纷调处,引导公众参与保护等工作。

  【同期】福州三坊七巷社区书记、古厝长 崔蕊芬

  在安全设施方面我们不断地创新,作为古厝保护,我们每一个文物保护单位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一个二维码,定期的安全检查这一块,还有我们日常巡查当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过二维码)录入,然后报到平台。让他们能够在平台方及时进行整改,及时进行纠错,这样就是线上与线下的联动。

  【同期】福州三坊七巷志愿讲解员 陈永健

  (对古厝)活化利用。过去比如说你不能装空调的,现在可以装空调了。以前说装空调外机挂在那里不雅观,不雅观他怎么生活呢?贴近民生就是要让老百姓装空调。该有一些变更,也是要有变更的,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我们住在这个宅院也很注意用火,烧饭我们不用明火,使用电。到了晚上要临睡之前,大家自觉不自觉地都在这边边角角巡视一遍,看看有没有火患,就把这个火患就避免掉了。

  【解说】通过加大对古厝保护管理的宣传,福州将古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创设计、旅游开发等进行多元融合,多渠道推广宣传。从“保下来”到“活起来”,三坊七巷古厝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同期】福州三坊七巷社区书记、古厝长 崔蕊芬

  对于古厝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类我们也搭建这些平台,比如说我们社区有青少年成长营,还有名人故事会,让他们在学习当中、在经典的传承当中去记住乡愁,去抒发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同期】福州三坊七巷志愿讲解员 陈永健

  吃喝玩乐一应俱全。你像有星巴克,他们喝咖啡,有麦当劳,小朋友爱吃麦当劳。这边还有水榭戏台,有一些古代闽剧,还有福州伬唱、十番音乐,古文化跟新文化的和谐共存,这多好,生生不灭传承下去。

  【解说】位于三坊七巷内的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馆门前,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传承人林碧峰正在给过往游客讲解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艺。

  【现场同期】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馆主理人 林碧峰

  我们每年这个时候是最忙的时候,像这样子一根一根,根根精华。

  【同期】福州茉莉花茶文化馆主理人 林碧峰

  福州的古厝,特别是三坊七巷,每一个古厝里面都承载了一个奋斗者的故事,特别是读书人奋斗的故事。故事激励后人,文化开发起来才会更有生命力。这是我们做茶人的感知,刚好这也是我们祖上传下来的技艺,所以我们也在努力践行,做这个事情。

  【解说】林碧峰不仅在茉莉花茶产品的工艺和口味上不断创新,还在文化馆开展多样的体验活动,让年轻人在古厝古韵中感受茉莉花茶的魅力。

  【解说】近年来,福州持续推进古厝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在古厝集中片区陆续推出了三坊七巷、上下杭、朱紫坊等17个历史文化街区,先后修缮古建筑、历史建筑1300多处,保护整治261条传统老街巷;通过“古厝+非遗”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文化旅游、商业融合连片发展,让古厝在得到保护的同时“活化”利用,持续释放活力。

  【同期】三坊七巷志愿讲解员 陈永健

  这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寄托着我深深的爱,深深的乡愁。我应该把三坊七巷文化向海内外去宣传、发扬光大。

  【解说】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古厝保护与活化中。有不少企业注入资金修缮、运营古厝,不少人将古建筑制作成文创产品,悠扬婉转的闽剧和十番伬唱重新在街巷唱响,福州古厝成了网红打卡地……

  制片人:李杰

  编导:危颖

  记者:郭圻 吴念

  统筹:王健

  片头制作:夏勇

  监制:张平锋

  出品人:孙志平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

【责任编辑:徐匆】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