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山海情》温情收官:扎进黄土地 山海情未了

2021-01-28 10:07:47  来源:福建日报
  

  温情收官的对口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在豆瓣获得高达9.4分(满分10分)的评分,成为该平台近年来评分最高的国产电视剧。在问答社区知乎,《山海情》站内评分达9.3分,与剧集有关的讨论热度不断攀升。 这部主旋律大戏何以火到“出圈”?创作背后有哪些感人故事?对于生产影视精品,该剧提供了哪些思路?27日,由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电视剧《山海情》创作座谈会召开。通过视频连线,与会者围绕“主旋律作品如何受欢迎、更响亮”展开热烈探讨——

  扎进黄土地 山海情未了

  【数据】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山海情》首周每日平均综合收视率达1.340%,次周收视稳步上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播出的配音版电视平台综合收视率达1.466%,东南卫视、宁夏卫视播出的原声版,电视平台综合收视率也取得近来的最好成绩。

  “我们有一种罕见的感受,虽然收官了,却还觉得这部戏没播完。一是这部戏确实让人意犹未尽,二是观众们的反应让我们觉得——山海情未了。”

  ——《山海情》制片人侯鸿亮

  走到人民中间寻找力量

  《山海情》以闽宁镇的发展历程为创作命题,展现了东西协作对口帮扶的政策背景下,福建和宁夏两地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描绘出一幅雄厚壮阔的脱贫故事画卷。

  众所周知,主旋律的“命题作文”向来不易出彩,可这次主创人员硬是交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高分答卷。

  “我宣布,我爱看主旋律!”“我每天只想钻到电视机中帮村民卖菇。”……无数观众发自肺腑的热评,让各大社交平台掀起了一股山海情“热”。为啥?因为它打破了家庭代际,追剧的观众中,既有传统的观剧人群,更有很多90后、00后。

  “2019年底,我们接到《山海情》的拍摄任务,心里一直很忐忑,因为这个命题的高度、难度和周期紧张,还因为前期的采访和创作都没有找到恰当的表达和切入方式。”侯鸿亮回忆说,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大伙儿就去问脚下的土地,就去到人民中间,寻找力量。事实证明,这样的创作方法是有效的,观众们看到这部剧后,跟创作者们产生了共情和共鸣。

  细节处见生活,温暖处见人心。这是主流媒体的共识,也是该剧成功的密码。

  在创作座谈会上,中宣部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相关负责人给予该剧高度评价。大家认为,《山海情》深深扎根时代的土壤,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营养,结出了累累硕果,有力地回应了“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创作要求。

  “《山海情》令观众哭着、笑着、感动着、思考着,这是文艺作品的最高境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深有感触地说。

  写出吊庄移民的心灵史

  编剧团队中,王三毛是地地道道的西北人,他所在的村子虽说离闽宁镇还有几百公里,但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和早期的贫困落后都差不多,这为他前期的创作提供了便利。

  但他很快发现,后期的创作难度陡增,很难驾驭。仅大纲阶段,他就数易其稿,可一直得不到出品方和主创核心成员的认可。

  “我们打了败仗,一度认输,就像剧中开始写的那样,当了逃兵。但制片人侯鸿亮没放弃,导演孔笙也没放弃,他俩给我们打气,帮助我们找原因,让我们重拾信心,重找创作状态。”王三毛不断反思为啥写不好,慢慢明白了两点,一是压力大,太想写好,反而找不到方向;二是调子定高了,想写出吊庄移民的变迁史,却显得空洞乏力,人物扁平,不接地气。

  “在和导演第一次沟通剧本时,我们大胆提出,这回不写变迁史,写一百多万吊庄移民的心灵史。这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也想拍一部立得住、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王三毛最终选择了平实文学的力量。

  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主创人员秉持客观性,既不回避人性的弱点,也不回避扶贫工作中会遇到的局限和困难。“《山海情》得到观众认可,是我们创作者敢于诚实地面对这段历史,不回避人性,不辜负人心,不粉饰生活,用一颗赤诚的心和对这片土地的爱完成了这部作品。”王三毛说。

  最朴实最动人的艺术表达

  在导演孔笙看来,这部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

  “我们实实在在讲述了一个关于老百姓的故事。这个实,是真实的实、现实的实,也是踏实的实。”他说,要让普通观众接受一个并不熟悉的发生在农村的故事,最关键要让它接地气、不悬浮。

  “我们一直强调,拍出来先要让自己相信,才能让观众相信。演员用方言演绎这些真实发生过的事,就让这部剧有了根和魂,成为最朴实最动人的艺术表达。”孔笙说。

  踏实,是全体主创人员的工作态度。“我们用三个月时间,体会了当年的开荒建设。切身体会闽宁镇发展的艰辛,才能怀着敬畏之情进行创作。”孔笙说。

  回想整个创作过程,领衔主演黄轩坦言,这是极其特别的一次体验。

  “戈壁滩一望无际,每天拍摄都吃一嘴沙子,体验特别真实。这种真实让我们更自然地融入角色,并与角色产生共情。”他说。

  扎根生活,匠心创作,倾情打造新时代精品力作。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评价说:“这部剧不是拍出来的,而是从那片土地上‘长’出来的;这部剧蕴含的情感不是演出来的,而是像黄河水一样蜿蜒流淌、奔腾不息。”

  (记者 树红霞)

【责任编辑:伊宁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