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2020-06-02 18:16:37  来源:家在鼓楼微信
  

  又一批“神兽”归笼啦!

  今天,全市小学一、二年级的同学们也返校复学了!戴上口罩、系好红领巾、背上小书包……风华少年,意气而归!

  而这次我们要说的却是真“神兽”——古厝上的屋脊兽(角兽)。

  在福州鼓东路的开元寺、冶山附近的中山纪念堂等“仿唐风”建筑中,我们不经意间就能在建筑上看到那些一直端坐的看似呆萌的神兽。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古厝屋面

  要了解屋顶上的神兽,得先大致了解下古厝屋面的结构。据福州古建筑研究者陈朝军介绍,中国古建筑的屋面一般都由几种固定的结构演化而来:

  硬山顶,一般是民居使用;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悬山顶是福州最常见到的屋顶形制;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攒尖顶多见于亭阁式建筑;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歇山顶则是级别相对较高的建筑使用;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庑(wǔ)殿顶的建筑形制最高,故宫的太和殿使用的是重檐庑殿。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古厝上的神兽依据所处位置,有许多专有名词,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放戗兽,在屋脊边缘处安放的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仙人走(跑)兽”(一般也称为角兽)。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什么叫“仙人走兽”?就是领头的是个“仙人”,后面跟着一列神兽。

  故宫太和殿象征着古代皇权,是最高级别的建筑,所以太和殿屋脊上用了十只神兽,意思是“天下无二”,只有皇帝才能享受到“十全十美”;乾清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用9只屋脊兽;中和殿、坤宁宫都只用7只,东西六宫用5只屋脊兽……可见屋顶上神兽的数量是根据建筑规模和等级而设,数目越大级别越高,而且一般是奇数,最少的也得摆3只神兽。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太和殿的檐脊走兽@微故宫

  “仙人”与“走兽”

  我们通常只能远观屋脊,隐约见到的神兽形状都差不了多少,但只要仔细看,就会发现它们又各自不同。我们先说说领头的“仙人”,它通常安放在屋脊最前端,也叫“仙人骑凤”。为何摆放仙人?

  传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闵王,在一次作战中失败,来到一条大河岸边,走投无路,后边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齐王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会带来绝处逢生的好运。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陈朝军称,仙人不计在小神兽的数目之内,后面是神兽,依据《大清会典》的记载,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ānní)、狎(xiá)鱼、獬豸(xièzhì)、斗牛、行什(hángshí)。其中天马与海马、狻猊与狎鱼之位可互换。依据建筑物的等级神兽是从后往前递减的。

  各有神通

  那么屋脊上的神兽都是什么?叫什么名呢?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队首的是龙。龙摆放在头把交椅不难理解,唐宋视为祥瑞的象征;明清开始将之象征帝王。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凤排第二,也很好理解——凤是百鸟之王,带来天下太平,象征尊贵、有圣德之人。《史记》上说,“凤凰不与燕雀为群”,凤亦是皇后的代称。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排第三的是狮,狮是万兽之王,威武的护法神,代表勇猛、威严。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排第四的是天马,天马是神马,象征日行千里、追风逐日。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排第五的是海马。海马在我国古代神话中是吉祥的化身,象征着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再往后是狻猊(suānní),在古书记载中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也有说它为龙的九子之一。它头披长长的鬃毛,因此又名“披头”。狻猊,形似狮子,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常用它作装饰。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再往后的神兽叫狎(xiá)鱼。狎鱼是海中异兽,与“下雨”谐音,传说它与狻猊都能兴云作雨、灭火防灾。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接着是獬豸(xièzhì)。獬豸最明显的特征是有一只角,俗称独角兽。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因善于辨别是非曲直,力大无比,古时的法官曾戴獬豸冠,象征公正无私,又有压邪之意。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排第九位的叫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qiú)龙,它是一种兴云作雨、镇火防灾的祥物。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排第十位的叫行什(hángshí),是一种带双翅的猴面人像,因排行第十,故得此名。行什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颇像传说中的雷公,似是防雷的象征。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实用与神秘

  那么这些神兽为何会出现在屋脊之上?它们在建筑上是否有实际作用呢?

  中国古建筑大都为土木结构,屋脊由木材上覆盖瓦片构成,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推力”,同时如毫无保护措施也易被大风吹落,因此人们用瓦钉来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对针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形象,在实用功能之外进一步被赋予了装饰和标示等级的作用。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福州中山纪念堂屋檐上的神兽

  脊兽由瓦制成,高级建筑多用琉璃瓦,其功能最初是为了保护木栓,对脊的连接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后来脊兽发展出了装饰功能。唐宋时,还只有一个脊兽,以后逐渐增加了数目不等的蹲兽,到了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见的“仙人骑凤”领头的小动物队列形态。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除了有实际的用途,因古厝多为木质结构,易燃,因此檐角上使用的这些小神兽还各有寓意,并均赋予了神奇的本领,有的能镇水避火,有的能降魔除障,有的能带来吉祥好运。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福州开元寺屋檐上的神兽

  这些美观实用的小兽端坐檐角,为古厝增添了美感,难怪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评价它们:“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千百年来,人们赋予了这些神兽各种寓意,而神兽们也让古厝平添一层神秘的色彩。

鼓楼有“神兽”,还不止一个......

△在永泰曾发现这样的脊兽

  闽都文化志愿者穆睦曾在一些近代民居上发现了类似的“屋脊神兽”,比如在永泰曾发现狮子状的脊兽、角兽,基本上被赋予了避邪防火等寓意,在福建协和大学及一些苏式建筑上还曾出现“鸽子”造型的“脊兽”,但这些跟“仙人走兽”的概念已是风马牛不相及了。(来源:鼓楼旅游)

【责任编辑:李琳珊】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