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从“一带一路”沿线教育抓起,促进“民心相通”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张宇燕

2018-03-12 19:47: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蔡毅强
  

从“一带一路”沿线教育抓起,促进“民心相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宇燕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5次提到“一带一路”,这也是自2014年起,连续第5年在政府报告中提及“一带一路”。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宇燕就“一带一路”相关问题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的专访。

  张宇燕指出,他的提案主要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小学教材如何介绍中国的内容。“一带一路”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非常重要的倡议。从2014年起,每年的政府报告均提及“一带一路”,从2014年的“抓紧规划”,到2015年的“推进合作”,再到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定调“扎实推进”,再到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更具体地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从报告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变化。“一带一路”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极具经济、政治、文化、地缘等影响,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至关重要。在"五通"工程当中,民心相通主要涉及人际交往和相互理解,最为复杂往往见效也慢。

  张宇燕提出,在与国外的学者接触过程中,了解到“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的部分中小学教材存在对中国不准确、不客观、甚至是不公正、错误的描述,特别是历史教科书中,对中国的文化、历史、社会的表述存在不同形式的问题。

  对此,张宇燕建议,由相关部门对沿线国家中小学教材涉及中国的内容进行收集、翻译、梳理,之后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各国教材中对我国不客观不全面不准确的描述有针对性地予以纠正和补充,最后将订正完善后的文本知晓各国相关部门。

  “还可以通过一些宣讲活动,来讲好中国故事。”张宇燕曾经担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多次到一些国家的大学和智库宣讲中国对外政策。他表示将利用各种机会,继续为“一带一路”上的民心相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从“一带一路”沿线教育抓起,促进“民心相通”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责任编辑:燕宇】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